初中语文全套课程教学视频
- 分类名称:初三课程
- 更新时间:2021-10-20
- 访问量:加载中
1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2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3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与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4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5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6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7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8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E反问G反复F设问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 第1讲
- 第2讲
- 第3讲
- 第4讲
- 第5讲
- 第6讲
- 第7讲
- 第8讲
- 第9讲
- 第10讲
- 第11讲
- 第12讲
- 第13讲
- 第14讲
- 第15讲
- 第16讲
- 第17讲
- 第18讲
- 第19讲
- 第20讲
- 第21讲
- 第22讲
- 第23讲
- 第24讲
- 第25讲
- 第26讲
- 第27讲
- 第28讲
- 第29讲
- 第30讲
- 第31讲
- 第32讲
- 第33讲
- 第34讲
- 第35讲
- 第36讲
- 第37讲
- 第38讲
- 第39讲
- 第40讲
- 第41讲
- 第42讲
- 第43讲
- 第44讲
- 第45讲
- 第46讲
- 第47讲
- 第48讲
- 第49讲
- 第50讲
- 第51讲
- 第52讲
- 第53讲
- 第54讲
- 第55讲
- 第56讲
- 第57讲
- 第58讲
- 第59讲
- 第60讲
- 第61讲
- 第62讲
- 第63讲
- 第64讲
- 第65讲
- 第66讲
- 第67讲
- 第68讲
- 第69讲
- 第70讲
- 第71讲
- 第72讲
- 第73讲
- 第74讲
- 第75讲
- 第76讲
- 第77讲
- 第78讲
- 第79讲
- 第80讲
- 第81讲
- 第82讲
- 第83讲
- 第84讲
- 第85讲
- 第86讲
- 第87讲
- 第88讲
- 第89讲
- 第90讲
- 第91讲
- 第92讲
- 第93讲
- 第94讲
- 第95讲
- 第96讲
- 第97讲
- 第98讲
- 第99讲
- 第100讲
- 第101讲
- 第102讲
- 第103讲
- 第104讲
- 第105讲
- 第106讲
- 第107讲
- 第108讲
- 第109讲
- 第110讲
- 第111讲
- 第112讲
- 第113讲
- 第114讲
- 第115讲
- 第116讲
- 第117讲
- 第118讲
- 第119讲
- 第120讲
- 第121讲
- 第122讲
- 第123讲
- 第124讲
- 第125讲
- 第126讲
- 第127讲
- 第128讲
- 第129讲
- 第130讲
- 第131讲
- 第132讲
- 第133讲
- 第134讲
- 第135讲
- 第136讲
- 第137讲
- 第138讲
- 第139讲
- 第140讲
- 第141讲
- 第142讲
- 第143讲
- 第144讲
- 第145讲
- 第146讲
- 第147讲
- 第148讲
- 第149讲
- 第150讲
- 第151讲
- 第152讲
- 第153讲
- 第154讲
- 第155讲
- 第156讲
- 第157讲
- 第158讲
- 第159讲
- 第160讲
- 第161讲
- 第162讲
- 第163讲
- 第164讲
- 第165讲
- 第166讲
- 第167讲
- 第168讲
- 第169讲
- 第170讲
- 第171讲
- 第172讲
- 第173讲
- 第174讲
- 第175讲
- 第176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