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预习课
- 分类名称:高一课程
- 更新时间:2019-05-10
- 访问量:加载中
今天给大家分享这套课程为高一生物优质课展示必修一,由不同老师展示的优质课程,许多章节同样的内容,由不同老师展示,每一节课都是老师的心血之作,讲得相当到位,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智慧树学习网收集整理。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
第一章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园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园。)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2.基因在染色体上
3.伴性遗传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2.DNA分子的结构
3.DNA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的复制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由ATP提供;
④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简记:一所、二期、三步、四条件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4节因是有这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a、能自我复制b、结构相对稳定c、储存遗传信息d、能够控制性状。
三、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二、基因:是县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二条链为模板,按照盛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具体看书63页)
(3)条件:模板:DNA的二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县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3.遗传密码的破译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L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2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二、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
-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
-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
-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
- 2.1 减数分裂1
- 2.1 减数分裂2
-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 2.3 伴性遗传
-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3.2 DNA分子的结构
- 3.3 DNA的复制
- 3.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
-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
-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5.2 染色体变异
- 5.3 人类遗传病
- 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 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2
-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b
-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