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与与阈刺激:反变关系,阈刺激增大表示细胞兴奋性下降。
刺激的三要素:刺激强度(衡量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2.静息电位RP:
⑴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膜内相对为负。
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去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超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⑴形成条件: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⑵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⑶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AP⑴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主要成分是峰电位。⑵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⑶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⑷动作电位特征:①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式的;②传播的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③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④动作电位期间Na+、K+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
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兴奋性降至0,多大刺激也不兴奋
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前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上刺激才兴奋
超常期:负后电位后期,兴奋性超过正常,阈下刺激即兴奋
低常期:正后电位,兴奋性低于正常
⑹.局部电位: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变化。
特点:①不是全或无;②可以总和;③电紧张扩布。⑺.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快。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鞘纤维传导快。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⑴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耦联因子Ca2+、结构基础三联体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②三联管的信息传递;③纵管系统对钙离子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⑵神经在细胞间的传递特点是 ①单向传递;②传递延搁;③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④一对一关系;⑤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2.肌肉收缩过程: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末池 终末池钙离子释放 肌浆钙离子浓度增高 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变构 原肌凝蛋白变构 肌球蛋白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 横桥头ATP酶激活分解ATP 横桥扭动 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肌小节缩短。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4.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①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②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③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第三章: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1.血液:血细胞和血浆。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类。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三类。各类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运输、缓冲、参与机体免疫、参与血液凝固及纤溶、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正常人血浆的PH:7.35-7.45
2.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二.血细胞生理1.红细胞男4.5-5.5Hb120-160 女3.5-5.0Hb110-150
生理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缓冲体内的酸碱物质。
生成原料:蛋白质、铁
促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叶酸
调节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
严重的肾脏疾患的患者易出现贫血。
血沉的增加是由红细胞叠连形成,而这种叠连和红细胞本身没有关系,主要是和血浆的成分有关,血浆白蛋白通过抑制叠连而使血沉减慢,而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等促进叠连的形成,从而加速血沉。
2.白细胞:成人4.0-10.0
分类: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功能:
中性粒细胞:吞噬。急性感染时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和肥大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3.血小板:成人100-300 当减少到50以下时,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0时,有血栓形成。
生理特性:粘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
生理作用:参与止血、促进凝血、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三.生理性止血
1.生理性止血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实质: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血清和血浆的本质区别:血清无纤维蛋白原。
2.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由于因子X的激活有2种途径,因而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凝血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共同作用互相促进的结果。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启动方式和参加凝血因子不同。
内源性:因子12;凝血因子全血浆中;参与的凝血酶多;慢。
外源性:因子3;凝血因子在组织和血浆中;参与的凝血酶少;快。
肝素的作用:增强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
凝血因子的特点:①除因子Ⅳ(Ca2+)和血小板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②血液中因子Ⅱ、Ⅶ、Ⅸ、Ⅹ、Ⅺ、Ⅻ等通常以无活性酶原存在;③Ⅶ因子以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但必须Ⅲ因子存在才能起作用;④部分凝血因子在肝脏中合成,且需Vit K参与,所以肝脏病变或Vit K缺乏常导致凝血异常;⑤因子Ⅷ为抗血友病因子,缺乏时凝血缓慢。
四.血型与输血原则
1.血型:是指红细胞外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其实质是糖蛋白和糖脂。
2. ABO血型和Rh血型抗体本质的区别: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天然抗体,主要为IgM,不能通过胎盘;
Rh血型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抗体需要经免疫应答反应产生,主要为IgG,可以通过胎盘。
3.输血原则:首先必须鉴定血型;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次侧: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
主侧: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
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主侧凝集,不管次侧是否凝集:绝对不可以输血;
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可少量缓慢输血。
Rh阴性的母亲第二次妊娠时(第一胎为阳性时)可使Rh阳性胎儿发生严重溶血。
第四章:血液循环是生理学考查的重点章节之一。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
心率: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心动周期0.8S.
心率和心动周期的关系: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动周期和心率成反比,心率增加,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2.心脏泵血的过程
心脏泵血:①射血与充盈血过程(以心室为例)可以分为心房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
心室收缩是射血的动力;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是充盈的主要动力。②特点:①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收缩和舒张是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②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重要作用;③一个心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变化的幅度比左心室的小得多,因为肺动脉压力仅为主动脉的1/6;④左右搏出血量相等;⑤心动周期中,
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
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快速射血期。心率加快时主要缩短的是舒张期,舒张期缩短到一定程度会使心搏出量下降。
3.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正常人70ML.
射血分数: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人约55-60%。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健康成人男性静息下约为5L/min.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⑴前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期末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博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博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
⑵后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博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⑶心肌收缩能力对博出量的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博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的调节作用。⑷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40-80次/分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分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博出量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心率低于40次/分,也使心输出量减少。
5.心音:
第一心音:房室瓣关闭,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第二心音:动脉瓣关闭,标志心室舒张开始。二.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 心肌细胞的分类:
按功能分为工作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和自律细胞(窦房结和浦肯野)。
2.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工作细胞的生物电:0.1.2.3.4期。有2期平台期
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0.3.4期。本质特征:4期自动去极化(除极)。
3.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⑴自律性:
①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博细胞,是正常的起博点;
②窦房结细胞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驱动压抑(以前者为主)两种机制控制潜在起博点;
③心肌细胞自律性的高低决定于4期去极化的速度即Na+、Ca2+内流超过K+外流衰减的速度,同时还受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差距的影响。⑵传导性:
①主要传导途径为:窦房结 心房肌 房室交界 房室束左右束支 蒲肯野氏纤维 心室肌;
②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形成房-室延搁,使心房和心室不同时收缩。以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③传导速度最快的是心室内浦肯野纤维,保证心房或心室同步活动,产生较好的射血效果。
⑶兴奋性:
①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②影响兴奋性的因素:Na+通道的状态、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距离等;
③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终结后,受到人工的或潜在起博点的异常刺激,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由于期前兴奋有自己的不应期,因此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⑷收缩性:
① 心肌收缩强度与细胞外Ca2+内流量成正比。
② 全或无式收缩
③ 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保证心急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有利于心室的充盈。4.心电图:记录心肌电变化,而不是机械变化。
P波:反映左右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QRS波群: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变化。
T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的电变化。
PR间期: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心房去极化开始到心室去极化开始的时间。
QT间期:从QRS波起点到T 波终点的时程。
ST段: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三、血管生理
1. 动脉血压:收缩压100-120,舒张压60-80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正常值100动脉血压的形成:⑴前提条件:血流充盈;⑵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⑶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影响因素:
①每博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②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③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2.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
⑴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它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力量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⑵静脉回心血量及影响因素:
①静脉回流的动力是静脉两端的压力差,即外周静脉压于中心静脉压之差,压力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但也受呼吸运动、体位肌肉收缩等的影响;②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作为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
③呼吸运动通过影响胸内压而影响静脉回流;
④人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3.微循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微循环的主要途径有3条:①迂回通路(营养通路);②直捷通路;③动-静脉短路。
⑴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促使组织液生成的力量: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促使组织液回流的力量: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率过压是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的动力。
有效率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⑵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淋巴回流。
4.淋巴回流:
生理意义:回收蛋白质(最重要)、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平衡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结的防御、屏障作用。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⑴降压反射:负反馈
①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②有效调节范围:60-180,70-150时最敏感。
⑵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加快呼吸 2.体液调节: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β1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作用,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肾上腺素能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①使全身微动脉、静脉收缩,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多;②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释放量;③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④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⑤引起或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⑶心钠素①心博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外周血管舒张;②引起肾脏排水、排钠增多;③抑制肾素、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的释放;
⑷局部体液调节因素。五.器官循环
1.冠脉血流的特点:安静状态下,中等体重的人,总冠脉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4%~5%。左心室单位克重心肌组织的血流量大于右心室。脑循环的特点:脑循环中脑血管舒张收缩程度受到相当的限制,血流量变化较其他器官为小;具有血-脑屏障。心肌的血液供应主要在心脏活动的舒张期获得第五章: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一.肺通气1.呼吸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⑴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⑵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⑶内呼吸。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运动,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吸气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2.肺通气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弹性阻力是指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主要是肺),其大小常用顺应性表示;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其中气道阻力主要受气道管径大小的影响。3.胸内负压的意义:
⑴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⑵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导致胸腔内静脉和胸导管的扩张);
⑶降低气道阻力。4.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⑴肺容积和肺容量:
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总量=肺活量+余气量=肺容积
⑵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正常人呼吸频率12-18次/分
肺泡通气量是反映肺通气效率的重要指标。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1.肺换气:气体由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⑴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⑵气体分子的分子量、溶解度以及分压差也影响肺换气;⑶通气/血流比值是影响肺换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正常值0.84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主要有:⑴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⑵增加肺的顺应性;⑶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⑷防止肺不张;⑸防止肺水肿。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气的运输:氧合血红蛋白形式
2.二氧化碳的运输:碳酸氢盐(主要在红细胞内)的形式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1.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的基本调节中枢:脑桥和延髓
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延髓是自主呼吸的最基本中枢。
2.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生理性体液因子,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必要物质。
CO2过量:麻醉、昏迷、抑制呼吸。经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作用。
缺O2只经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
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最强>H+>O2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一1.胃肠道的外来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胃肠功能和分泌。 2. 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主要的胃肠激素:
促胃液素:由G细胞分泌
促胰液素:由S细胞分泌,盐酸是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最强的刺激因素。
缩胆囊素:由I细胞分泌,蛋白质消化产物和脂肪是刺激CCK分泌的最有效物质。
CCK主要刺激胰酶的分泌和合成,增强胰碳酸氢盐的分泌和胃的排空。
二.空腔内消化
唾液成分:含有大量粘蛋白、氨基酸、尿素、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
作用:湿润和溶解食物;清洁和保护口腔,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分解淀粉,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三.胃内消化
胃液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